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读书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我们读书吧

树一花开,一书一世界,无论你身在何方,书籍总是灵魂最亲密的慰藉,只要轻翻书页即可神交古今。与书籍相处、与阅读共生,在字句之间体味温暖,感知世界,以丰富的精神食粮填充灵魂的空缺,笔触灵魂,纸落真心,好书如友,益本胜师。


异于往常的授课方式,也让在家的我们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要迷茫不知所为,静下心来,多读几本好书!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同学的推荐书籍吧!



《毛泽东诗词选》


毛泽东是集政治家、军事家于一身的伟大领袖,但我们也应明白,他和曹操一样,在诗词上的造诣丝毫不逊色任何一个诗人。《毛泽东诗词选》上世纪出版,如今读来仍有借鉴意义。

从风格来看,毛诗自成一派。其中的大气磅礴、气吞山河的气势,是其他人的诗作中所没有的。这种风格在整个诗词的历史上也为数不多。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放眼望去,满是自信。是的,主席几乎每一首诗作都传达着强烈自信和乐观。哪怕是最艰苦的长征时期,也是“万水千山只等闲”;打了败仗也能“而今迈步从头越”。正是这种自信和乐观,才让中共逐渐壮大,才支撑着他们战胜艰难险阻。

人常言:“知人论世”。主席诗词的风格来自他的领袖气质,单论文采,可能历史上不少人能超越,但其诗词中的磅礴之气,王者之风却是任何人无法超越甚至模仿的。正所谓: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其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与哲理对我们当代年轻人依然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值得每个人品读。

理学院张文博



《诗经》


岁月如水,滴入历史长河的烟波浩渺之中,如微石入海,难见波澜。千年前,采诗官行过山川河流,阅尽俗世烟火,终成《诗经》一本。孔子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思无邪”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那份真挚纯洁的爱慕之情;“思无邪”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中对新妇美好未来的祝福;“思无邪”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中那份与战友舍生忘死保卫家国的勇气;“思无邪”是“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中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叹……

人代冥灭,却总有清音独远于世间。今天的人们再次翻开《诗经》,细细回味来自千年前,“木铎摇铃,采诗官淌过涘水吟咏着的歌谣”,通过文字去想象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去体会那个时代人们蕴藏于字里行间,穿越时光历久弥新的质朴情感。

信息学院  李海铭 



《城南旧事》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在做了。”20年代末,一个叫英子的小女孩随父母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了北京城南胡同,她的故事也就在这里产生。

在这个胡同里,英子有一位“疯子”朋友,名叫秀贞,英子在知道了秀贞的悲惨遭遇后,机缘巧合的发现了自己的好友妞儿,竟是秀贞的孩子。可这对苦命的母女最终没能摆脱命运的折磨而惨死于火车之下,小英子也搬了家。在这之后小英子分别遇到了保姆宋妈以及兰姨娘,这些人都陪伴着英子长大,可最终真正让英子长大的是父亲的去世。英子终于能够达到父亲的期望代表全校师生发言,可父亲却看不到了。回到家里,她发现爸爸最喜爱的夹竹桃花散落在地上。爸爸的夹竹桃落了,我也该长大了……

理学院  徐元元



《一个人张灯结彩》


易烊千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时提到自己最近在看一本小说,叫《一个人张灯结彩》。这是田耳的中篇小说,也是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它的授奖词精炼凝神:“各色底层人物的艰辛生活在老警察的尽职尽责中一一展现,理想的持守在心灵的寂寞中散发着人性的温情。”

单纯可怜的哑女小于,一个人开着理发店;执拗聪慧的警察老黄,一个人做着绿胶鞋的工作;暗藏杀机的小混混钢渣,一个人一门心思制造炸弹;淳朴热情的出租车司机于心亮,一个人在外面开出租车养家糊口。他们的生活本无交集,却因一个理发店、一桩命案而紧紧交织一起。书中的生活,很难很难,但这恰恰是最真实生活。最后,小于为了等待不会回来的钢渣,一个人张灯结彩。人人都害怕孤独害怕失望,他们都在孤独边缘挣扎,都在苦痛生活中寻求慰藉,而一个人张灯结彩便是对孤独的无声反抗。

愿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像小说那样压抑悲伤,愿你一路向前,无所畏惧,一个人也可以张灯结彩。

经管学院韩露



《伊斯坦布尔假期》


本书是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又一部经典之作,一部令整个欧洲怦然心动的爱情疗愈小说。女主阿丽丝被算命师预言要进行一场旅行,而女主只有在伊斯坦布尔才会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生命中总有一些特征,指引我们相遇。”一场仿佛冥冥之中注定的爱情给予女主的启示又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惊喜?生活的神奇就是会巧妙地做出预言家般的改变命运之法。

温柔风趣的写作风格描绘出一段年轻女孩寻找真命天子的旅途。命运的征兆、偶然与巧合都在这座充满异国情调的古都伊斯坦布尔上演。既然生活略感乏味,何不让我们在字里行间里感受爱情的甜蜜浪漫,体验一场命运的怦然心动?

信息学院  吕汶哲



《漫长的告别》


雷蒙德·钱德勒极负盛名的作品,“硬汉派”推理作品的代表作。村上春树曾夸赞这本小说是“完美的杰作”,“几乎到达了梦幻的境界”,他不仅反复翻阅了十几遍还亲自翻译并为之做了长达两万字的序言。

不同于传统推理小说中智商过人的天才式侦探角色,书中的侦探马洛要显得更加刚正,更加有人情味,更加地有血有肉。他或许没有福尔摩斯·波洛那样一眼看穿真相的神奇能力,但却多了一些平凡人的情感,这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毕竟我们可能没有天衣无缝的逻辑思维,却都看重友情,都喜欢好故事。所以说,马洛不只是一个精明的侦探,他更是一个永不低头的硬汉,一个重情重义的好人。当然故事情节也不再仅仅是破解谜题的智慧表演,更是一场与朋友的约定,一场漫长的告别。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信息学院  潘君宇



《刚烈将军 史迪威》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是二战时期的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更是美国军方中少有的亲中派,亲共派。本书全面而详细的介绍了史迪威的一生。他17岁考入美国西点军校,到63岁因病去世,从少尉晋升到四星上将,度过了46年的军旅生涯。他曾在基层服役,也曾在西点、本宁堡等军校任教;他曾在第一世界大战中出生入死,也曾担任过驻华武官;他曾经领导开辟了驼峰航线,也曾经派遣美军观察团赴延安考察。然而,他最辉煌的时刻应该是在中国抗日战场上书写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卫中国仅存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司令。在上任伊始,史迪威便赴缅甸指挥中国远征军和缅甸的美军作战。在1943年12月,史迪威指挥中国驻印军向缅北反击,重创了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

经管院  张浩纯



沈阳理工大学报正式开设推荐阅读专栏,如果你有想分享的书籍,想通过我们向大家展示你的风采,欢迎将作品发到以下邮箱!

邮箱:15640522026@139.com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我们读书吧】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我们读书吧】读一书,增一智

【我们读书吧】成长,以孤独为题

【锐观察】直面生活的圆与缺




策划 | 大学生记者团

编辑 | 王新伟 路颖

责任编辑 | 李雅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